新冠疫情持續接近三年,我們經歷過防疫物資的短缺,經歷過停課和在家工作的斷續;亦體會到疫情為生活帶來各種限制;也有很多生離死別的突然...... 疫情蔓延之時,我們或許都曾有過憂慮與恐慌、徬徨與疲勞、生氣與掙扎、無奈和遺憾,這些年來,世界好像停頓了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冰封了,口罩掛在臉上,限制了面部表情的多樣;社交距離亦減少日常基本的身體接觸和互動,慢慢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嫌隙,漸漸變得陌生、孤單、封閉、害怕接觸人群......可見,疫情帶來的後遺症,不止是民生經濟,身體復康,還有關係 — 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互動,也需要修復和療癒。

   面對這個「疲情時代」大家都各有感受和體會,只是,在擠壓的環境下,這些重要的部分亦被逼放下,若無其事的繼續過生活。疫情裡,我們在離異家庭支援專線裡接觸了不少家長,除了經濟困境,亦有很多提及關係的疏離與改變,因停工或在家工作或停課,「被逼」朝夕相對,逗留在家的時間增加,衝突固然有機會增加,家中的經濟、孩子的功課、學業管教、家務的分工、空間的使用,甚至再雞毛蒜皮的生活習慣也可能成為夫妻、親子、婆媳之間的爆發點,繼而掀起喋喋不休的埋怨與控訴,漫長無間斷的指責和攻擊;家中的氣氛變得很僵硬、很窒息,再沒有人願意講說話,久而久之令關係變更疏離、陌生,剩下的只是寂靜的空氣。關係跌至冰點時,彼此對關係的信任和意義存疑,難免會令人產生逃離和逃避的想法,大人們會想著分開或離婚,孩童們會想著離家出走一樣,彼此在不知不覺間互相傷害,造成關係的破裂。

    持續的衝突毋庸置疑會令關係陌生和增加距離感,同樣,疫情的反覆亦令社會整體各樣的互動和日常都變得被動和薄弱。有些同住家長選擇暫時遷出居所,因為自己從事醫護工作,擔心有傳播風險,故只能夠與孩子和年紀老邁的母親短暫分開,這是個無可奈何的決定。又有些非同住家長慨嘆因為疫情緣故,與孩子的見面次數廖廖可數,努力學習使用網上軟件來保持聯繫,為的只是想見一面,以解心中的思念;可是,孩子卻因為厭倦網上面談而拒絕,令他們大感無奈,只能望天打掛,祈求疫情快快結束,讓相見變得簡單直接點。猶記得有位小孩告訴我,因為疫情,接近一年沒有與爸爸相見,心裡非常牽掛;可是,爸爸工作很是繁忙,即使給他打電話或短訊也好,亦得不到甚麼回應或是只有非常簡潔的對答。由於這個「電話裡的爸爸」和「現實裡的爸爸」很不一樣,讓他感到失望及懷疑,擔心爸爸會忘記自己,此時此刻,相信小孩更加掛念那個會陪他踢足球,拖著他四處遊玩的爸爸……

   這些畫面或許似曾相識,或許也是你我曾經的共鳴。把疫情下的關係放大,看到了很多悲歡離合,甜酸苦辣,無奈與唏噓。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互動實為重要,是人與生俱來的需要。我們從關係裡可以感受和學習愛與被愛、尊重、關心、重視,可是,在這個「速食」的社會下,驅使我們忘記了對關係的修煉—用心維繫。根據Gary.D.Chapman博士多年在婚姻家庭輔導的經驗,發現每一個人在表達愛的時候,都可以被歸納為五種「愛的語言」(5 Love Languages):

  • 肯定的話語 - 欣賞、鼓勵、真誠的讚美
  • 有質素的時刻 - 專注當下、全神貫注、有質素的說話和聆聽
  • 互相送贈禮物 - 心意遠比物品價值高,具有意義、代表性
  • 服務的行動 - 具體的行動或服務,如做家務、計劃活動
  • 身體的接觸 – 透過不同的身體接觸傳遞愛和關懷

   曾聽講過:「關係是需要照料,將關係隨便擱置一旁,它是不會如你所願的變好。」很多時候我們也是愛在心裡口難開,不習慣高調的言明,反而選擇低調的遮蓋,令關係漸漸褪色,最後剩下了黑白灰。每個人都有偏愛的「愛的語言」,沒有對錯好壞,鼓勵我們認識自己愛的需求方式,有助於表達渴望和需要;同時,也花心思了解身邊人接納愛的需求方式,給予他們恰當的回應。經過疫情的洗禮,社會亦漸漸邁向復常,人與人的連結和互動亦會重啟,讓我們都重回基本步,好好運用「愛的語言」重建、鞏固及修復你我珍而重之的關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