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婚以後,夫婦二人從此各走各路,但為了讓子女在最好的環境下成長,父母二人仍須維持連繫。但是,要放下往事,抽離過往的婚姻關係,適應全新的親職框架去處理雙方的關係實在不易,甚至因為溝通問題而引起爭論及衝突。
當其中一方父母受到批評時,亦會加重子女所承受的壓力,子女亦會同樣感到傷害。有時候,子女害怕跟爸爸說『喜歡媽媽』,或者跟媽媽說『喜歡爸爸』,可能會令爸媽各自也不高興。在這環境下,小朋友每說一句話、做一件事,都要想得清清楚楚,不能「做自己」,也不可以跟爸媽表達自己的真正感受,有時會「一時一樣」,甚至說謊,但他們是不自覺或是迫不得已才會這樣。
相反,當父母選擇為著子女的利益去理性溝通,解決問題時,才能實踐共享親職的合作關係,讓子女有好的成長環境,實現令子女身心幸福成長的共同目標,成為對子女的最佳禮物。請記住,選擇合作,不是退讓或示弱。然而﹐先關照自己的情緒,安頓好自己才有能量和空間處理問題,減少對親職關係和子女的負面影響。
無論孩子跟爸爸/媽媽住,你都仍然是孩子的家人,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。在離異的過程中可能面對很多不同的挑戰及情緒,但都希望各位家長可以以「兒童為本」的角度,一起共享親職,珍視子女的需要和利益,共創理想環境讓孩子成長,共同享受父母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