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婚姻的改變,對孩子而言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劇烈風暴。甚至認為,這些颶風所造成的傷害,是自己所致。如何陪伴孩子,在風暴中站立得穩,是父母的一份重要功課。

小芬(化名)今年11歲,原與父母同住。自從三年前父親失業後,家中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。父親亦開始對小芬及母親施展家庭暴力。因為一次嚴重虐打小芬,令她受傷入院。父親被法庭判入監獄,父母亦決定離婚。從此,小芬變得沈默寡言,成績倒退,甚至不願意上學。母親很快便留意到小芬焦慮及抑鬱的情緒,決心改變現狀,陪伴小芬渡過離異的傷痛。

當家庭不再是我們的避難所,甚至帶來肉體及心靈上的傷害,孩子的情緒,安全感及社交生活都受到影響。「要如何向人解釋爸爸在哪兒?」「自己是否導致父母離異的始作俑者? 」「如果一開始有警告爸爸的話,爸爸是不是就不會失控傷害自己和媽媽?」「如果自己暴力行為默不作聲,爸爸會否不需坐監? 」……好多疑問充斥小芬內心,但她從來都不敢與母親提起父親的事,深怕會勾起母親的傷痛而感到難受。亦不會與他人分享,生怕受到他人的歧視。「家庭暴力」,「家庭離異」成為了她不能說的秘密,心裡的陰影遲遲難以被抹去。

面對小芬的沉默,母親決心要打破主流文化對小芬的枷鎖,因為她認為「家庭離異」並非衝量自己價值的標準。母親希望小芬能以愛護及尊重的心對待自己及他人,相信自己的價值,因此她要鼓勵小芬,勇敢表達更多自己的情緒及看法。

小芬在母親的適切陪伴和關懷下,終於道出缺課原因:是擔心母親的情緒持續低落,怕她會傷害自己,令她再一次失去親人,所以要留在家中照顧母親。原來,小芬一直擔心自己真實的想法會傷害母親。

另一方面,面對小芬缺課問題,母親不自覺地將注意力及緊張的情緒的投射在小芬身上,更將精力心神專注於孩子,卻成為孩子的壓力來源﹑阻礙小芬的發展,令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緊張。母女雙方都出於好意想保護彼此,卻成為負面溝通的惡性循環。

於坦承的溝通下,母親用心聆聽及了解小芬的感受及想法。小芬發現,母親原來是十分尊重及關心她的想法,無論她是否表達,或表達甚麼內容,都仍然愛她,小芬也放心,知道母親有足夠的力量去抒發情緒及保護自己。母親亦發現,原來小芬是十分敏銳家人的情緒,十分懂事。後來,小芬明白到自己不需要留在家中照顧母親,開始有更多空間發展自己的生活,快樂地重回學校上課了。家庭,仍然是最溫暖﹑最安全的護蔭。

無論是家長﹑老師﹑社工還是助人專業,當我們能尊重、用心聆聽家庭成員的說話及故事,對他們真誠的愛護及尊重,給予情感上的支持時,會更有效地利用家庭的力量渡過暴風雨,在逆境中欣賞生命,發揮家庭的最大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