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以來,我們都被教導--當有疑問或者不解時就需要主動提問,不要令問題積累。但話說回來,你又有沒有曾經遇上不解,窮盡力量亦找不到「答案」,甚至連自己都無從解釋的事情?到底,萬事萬物的出現是否都需要被冠上「答案」,就像有所科學根據一樣?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父母離異,孩子的「十萬個為甚麼」
關於父母分開或者離婚,孩子定有成千上萬的問號掛在頭上,有的會選擇沉默,有的則會大膽求證;孩子最希望知道:「爸爸、媽媽為甚麼要分開?」、「為甚麼你們不能再繼續一起好好陪伴我生活?」此刻的父母或是困惑惆悵,或是憤恨矛盾,或是傷春悲秋,要應付接踵而來的實際要務,連自己的情緒都未有時間整頓,還要應付孩子如此尖銳卻避免不了的問題,談何容易呢?
面對關係走到終結,特別是彷如至親的關係,確實是有很多難以言喻的感受,並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明和解釋明白。一來關係是無形且沒有量度計算的單位,二來就是不能夠單憑以科學或數據去呈現或使其成為根據。
輕描淡寫?實話實說?還是絕口不提?也是家長苦惱之處。苦惱在於無論用哪一種方式回應孩子,最避免不了的就是連自己對這份別離都無從解釋,都好想有人為自己找一個「答案」,可以「說服」到自己的答案。
擁抱感受,而不是「標準答案」
始料不及的家庭轉變,孩子面對種種不受控,不曾想像的變化,拋下了無數的問題;他們可能出於好奇,亦可能出於焦慮,也可能是對於這不熟悉的狀態感到惶恐不安,才想在成年人身上找到「答案」,安撫他們內心。他們需要的不是數字、科學根據的解釋,也不是任何權威的力證;大概,他們只是需要被明白,那種不安焦躁或者破境重圓的渴望。
同樣,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朋友,面對分離或者關係走到終結,都會不捨得,多留一刻就是一刻,最好就是維持原狀。小朋友雖然天真單純,但不等於沒有思想和感受。父母的分開帶給他們除了是實際環境的轉變,也是對於關係結束的未知、無奈和耿耿於懷的嘆息,並不是單憑一句「爸爸和媽媽就是不能夠再一起生活」而足以釋懷。
孩子需要被明白,感受無論風雨飄搖依然值得被愛。同樣,成年人因為閱歷豐富,感受和經歷縱橫交錯,有時候比小朋友更需要得到「答案」,找到能夠「說服」自己的答案,令事情變得「合理」,解決了理性層面的需要;惟不斷尋找的過程中,可能無非就只是找到一份安慰和安全感,滿足內心深處的不安與糾結。
帶著問號時,請擁抱自己,擁抱情緒
最佳的良藥當然是時間。隨時間的過去當有提問或不解時,嘗試不要分析和搬出數據,就單純照料內心的感受,面對它,看見它,接納它,擁抱它不斷經歷數個歷程——「逃避、面對、商討、接受」,或許,在重複的歷程會突然悟出一些道理和「答案」。不論是自己還是孩子,,理智與感情是可以並存,不必忽略或側重,只有勇敢面對,復原的一天才會慢慢走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