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係,開始有時,結束有時。

 

不論人際關係還是物件,只要和我們產生過連結,也會不自覺留下痕跡,成為記憶點。生離死別是每人必須經歷,每次離別總教人很難面對和接受,這些人和事終究佔據生命裡很多重要的位置,面對關係的失落與結束,好聚好散談何容易;這些轉變對我們的身心往往帶來很大的衝擊挑戰,學習如何道別關係則成為重要的人生課題。

 

「我唔想再咁,但唔知可以點,點樣先可以快啲Overcome(過渡)」小雅說

「日日起身照鏡,望見自己咁樣,我好唔想咁樣。」阿賢說

 

在輔導室裡先後出現過這些對話,的確,面對這個自己,教人情何以堪嘗試代入一下,那份掙扎和心力交瘁已經教人心疼難當。

 

人生總是充滿道別,而每個道別幾乎也是從眼淚開始。輔導室裡的眼淚從不匱乏,故事主角還未開口已經淚如泉湧,話都啃在喉嚨裡;有些則是邊說邊拭淚,還不忘道歉連連;有些明明淚水已在眼眶打轉也選擇強忍,連番強調自己沒事,這些眼淚既代表著不同的生命故事,同時,也在訴說著他們真切的傷痕。傷痕有大有小、有深有淺,傷痕的積累,或許是曾經的付出和努力付諸流水,或是曾經的承諾不攻自破,又或是狠狠的被出賣背叛……不論我們承認與否,它,確實存在。

 

道別關係需要一個歷程,道別是有階段性、層次性的。面對傷痛與失落,每人的反應不盡相同,心理學家Elizabeth Kubler-Ross描述人們大概會經歷「五個階段的悲傷反應」:

 

  1. 否認:拒絕承認事實,選擇逃避,避免自己面對殘酷的現實
  2. 憤怒:意識到不能否認事實之時,人會開始變得沮喪、怨天尤人
  3. 討價還價:希望上天眷顧,努力祈求讓結果變得不那麼壞
  4. 抑鬱:體會到失去已成事實,沉痛不快痛苦隨之來襲
  5. 接受:開始變得冷靜,認清事實無法逆轉,尋求放下,重建生活

 

這不是一個絕對的進程,有些人可能在某幾個階段反覆徘徊,或是只出現某個階段也不足為奇,它是一個幫助我們檢視自己心理狀態的參照。當我們開始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意識時,也說明我們開始踏上道別的路上。

 

道別關係是心靈的一場修煉。內心是需要經歷多麼巨大的抗拒與掙扎,才願意拿起僅餘的勇氣對自己誠實,承認自己的傷痛,是道別與療癒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。不管是憤怒還是批判他人的自己,那是悲傷失望難過還是遺憾也好,請您全然接收,騰出承載的空間與溫柔,去照料這個支離破碎的自己。修煉絕對需要時間和耐性,可能要經歷無數次的掙扎與輪迴,或是反覆不定的情緒;此時,我們除了感受到複雜情緒,或許更會看見情緒底下我們內在的渴望和需要。

 

只有當這些洶湧澎湃的情緒慢慢被穩妥和被接納後,那個「理性的我」才會隨之冒出。「理性的我」讓我們能夠冷靜地看到自己,凝視自己,重新理解事情的發生是怎樣的一回事,這是重新認識自己,為過去的經歷重新詮釋的一大步;如此貼近自己內心,既是愛自己,同時也在治療。唯有這樣,我們才能有機會去面對、理解,甚至放下情緒;放下曾經令我們受傷的關係,真正的向傷痛說再見,展開人生新的章節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任憑我們能力有多大也無法控制生離死別的降臨,流淚自然就算痛都是難免。傷痛,會出奇不意地「騷擾」我們,令我們寢食難安;也有驚人的「破壞力」,讓我們在關係或生活上裹足不前;甚至「摧毀」成長以來建立的自信與價值。學習道別每一段緣聚緣散,成為我們必經的人生課題。慢慢,或許您會發現,每次的道別也成為您人生的修煉,為每一個階段的您帶來全新的詮釋和注入不同的觀點,成就不一樣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