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多年的家庭服務工作中,時常遇到孩子說不想和非同住家長會面。仔細了解原因後發現,有些孩子面對的是忠誠議題,擔心和非同住家長關係好,會對不起同住家長;有些孩子是知道父母過去發生的事,感到生氣、不信任;有些則是曾被打罵,甚至父/母太生氣曾揚言不要他了,因此感到不被愛和接納。
很多同住家長認為「孩子每次相聚前都大鬧脾氣,大家也有很大壓力,不如跟隨孩子的意願,不要相聚吧!」。每次要軟硬兼施勸孩子出席,既心痛又拉扯。加上有些非同住家長指責孩子被教唆才大鬧脾氣,同住家長聽到就更一肚子悶氣和委屈了。非同住家長則很期待與孩子見面,但卻感到被孩子拒絕,心裡感到不是味兒。
4歲的晴晴與媽媽和婆婆住在一起。每隔一個週末便與父親相聚。自晴晴1歲起,父母經常發生衝突,甚至大打出手。有不少次母親受不了,只好抱晴晴回娘家暫住。分居時二人仍常處於緊張的氣氛中,媽媽每次與爸爸溝通都會很焦慮。爸爸則會在晴晴面前旁敲側擊,查看媽媽是否有新男朋友。亦常在晴晴面前強調是媽媽堅持離婚,才令家庭破裂。
晴晴其實很喜歡父母,會問媽媽:「爸爸呢?」。見到媽媽不開心,會給她擁抱或做一些事讓媽媽忙碌起來,分散母親的注意力。母親發現晴晴每次去見父親前,便會發惡夢、半夜大叫和情緒不穩。到了與父親相聚時,晴晴總要熱身一下,才可以回到活潑的狀態,玩得開開心心,又表現得很黏爸爸。回媽媽家後,晴晴又會變得很安靜和沒心機似的,甚至提及不想再見爸爸。
從以上例子可見,晴晴正陷入自己對父母忠誠的衝突中。
讓我們以「兒童為本」的角度,先了解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:
從John Bowlby提出的「依附理論」(attachment theory)來看,孩子從出生開始便透過與父母/主要照顧者的互動,建立對世界、對他人的信任。在離異的過程中,父母激烈的爭吵,容易讓孩子擔心父母會離棄自己。加上孩子會有一段時間無可避免地看到父母間的敵意與對峙,以及有機會無法與父/母相聚,心中的恐懼、擔心或害怕就顯得更實在了。
孩子是敏感的,當面對過於強大的負面情緒時,會用不同方法去處理。例如變得麻木、愛理不理、逃避、發脾氣、試探、情急時更會說謊、出現倒退行為等。他們會認為自己需要靠邊站,去支持父/母,才安全、愛和被愛,這是一個不自覺的保護機制。孩子的心情是十分糾結的,因為人的本能是渴望與父及母好好連繫,他正在努力調整自己,去適應家庭的轉變。
總的來說,不肯與父/母相聚只是行為表徵而已,像發燒一樣只是病徵。治本的方法是減輕存在於父母之間潛藏的衝突,協助孩子肯定父母均愛自己,好讓他重建安全感。強調孩子既可以愛爸,亦可以愛媽,不用二擇其一。如果是對父母生氣的孩子,可以教導他們:我們可以不喜歡爸爸/媽媽的行為或表現。反過來,例如孩子有時不肯做功課、考試退步了及大鬧脾氣等,仍可以選擇繼續去愛或原諒對方,就如家長都會原諒孩子,繼續愛他一樣。生氣是很辛苦的,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。如果孩子的情緒十分困擾或情況持續很久,令人擔心時,也可以請教專業的意見,以協助孩子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。